脚手架参考规范对比
现在终于搞清楚了:四种脚手架技术参数对比!

参考规范:JGJ130-2011《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》
①连接节点竖向抗压(抗剪)承载力设计值单8双12KN。
②连接节点水平抗拉承载力设计值8KN。
参考规范:JGJ166-2016《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》
①连接节点竖向抗压(抗剪)承载力设计值25KN。
②连接节点水平抗拉承载力设计值30KN。
参考规范T/CCIAT0003-2019中国建筑业协会团体标准《建筑施工承插型轮扣式模板支架安全技术规程》
①连接节点竖向抗压(抗剪)承载力设计值30KN。
②连接节点水平抗拉承载力设计值25KN。
参考规范:JGJ231-2010《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》
①连接节点竖向抗压(抗剪)承载力设计值40KN。
②连接节点水平抗拉承载力设计值30KN。
脚手架技术要点对比
架体形式 | 顶部自由端长度 | 扫地杆距地高度 |
钢管扣件式 | 500 | 距钢管底端200 |
碗扣式 | 650 | 距地面400 |
直插型盘扣式 | 650 | 距地面550 |
承插型盘扣式 立杆:Q345钢,纵横杆Q235B钢。立杆连接用套筒连接,套筒长度≧160mm |
650 |
距地面550 |
架体形式 | 可调托撑伸出钢管最大长度 | 可调托撑插入钢管最小长度 |
钢管扣件式 | 300 | 150 |
碗扣式 | 300 | 150 |
直插型盘扣式 | 300 | 200 |
承插型盘扣式 | 400 | 150 |
架体形式 | 立杆间距设置 | 立杆步距设置 |
钢管扣件式 | 1、立杆间距和步距可随意搭配 2、立杆间距1.2m,步距1.8m时,剪刀撑设置必须使用加强型。 3、根据规范附表C设置,当立杆间距为1.2m时,步距不应为1.8m。 4、立杆间距宜取0.4、0.6、0.75、0.9、1.0、1.2m 5、步距宜取0.6、0.9、1.2、1.5、1.8m | |
碗扣式 | 1、按0.3m模数设置 2、立杆间距不应大于1.8m,不宜大于1.5m。 | 1、按照0.6m模数设置 2、步距不宜大于1.8m |
直插型 盘扣式 | 1、按0.3m模数设置 2、立杆间距不应大于1.8m,不宜大于1.5m | 1、步距按0.6m模数设置 2、步距不宜大于1.8m 3、参照碗扣式 |
承插型 盘扣式 | 1、立杆间距按0.3m模数设置 2、立杆间距无法大于2m | 1、步距按0.5m模数 2、搭设高度小于8m,步距不宜大于1.5m 3、搭设高度大于8m,步距不应大于1.5m |
架体形式 | 水平剪刀撑设置原则 | 竖向剪刀撑设置原则 |
钢管扣件式 | 普通型: 1、顶部设置水平剪刀撑 2、当(搭设高度超过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/㎡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/m时)需设置顶底剪刀撑且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8m。 加强型: 1、顶部设置水平剪刀撑 2、当(搭设高度超过6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/㎡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/m时)需设置顶底剪刀撑且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6m。 | 普通型: 外侧满设,内部每5m~8m设置,剪刀撑宽度为5m~8m。 加强型: 1、纵横间距0.9m~1.2m时,外侧满设,内部每4跨设置,剪刀撑宽度为4跨。 2、纵横间距0.6m~0.9m时外侧满设,内部每5跨设置,剪刀撑宽度为5跨。 3、纵横间距0.4m~0.6m时,外侧满设,内部每3m-3.2m设置,剪刀撑宽度为3m-3.2m. |
碗扣式(有设置斜撑杆或钢管式两种) | 1、安全等级为I级的模板支撑架应在架体顶层水平杆设置层、竖向每隔不大于8m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2、安全等级为II级的模板支撑架应在架体顶层水平杆设置层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3、每道水平剪刀撑应连续设置,剪刀撑的宽度应为6~9m | 1安全等级为I级的模板支撑架应在架体周边、内部纵向和横向每隔不大于6m设置一道竖向钢管扣件剪刀撑。 2、安全等级为II级的模板支撑架应在架体周边、内部纵向和横向每隔不大于9m设置一道竖向钢管扣件剪刀撑。 3、每道竖向剪刀撑应连续设置,剪刀撑的宽度应为6~9m |
直插型盘扣式 | 1、不超过4个步距可不设置剪刀撑。 超过4个步距设置顶层水平剪刀撑,剪刀撑间距不应超过6个步距。 | 按照钢管扣件式设置 |
承插型盘扣式 | 2、不超过4个步距可不设置剪刀撑。 3、超过4个步距设置顶层水平剪刀撑,剪刀撑间距不应超过6个步距。 | 1、架体高度不超过8m时,外立面内第一跨连续设置,内部每隔5跨设置。 2、高度超过8m时,满布斜杆。 |